最近 Google 宣布,從 Chrome 139 起將取消對 中華電信(CHT HiPKI) 與 NetLock Root CA 的預設信任。消息一出,憑證話題瞬間引爆:
- 網站經營者 擔心:「我的網頁會不會被標警告?」忙著尋找替代方案。
- 一般讀者 則好奇:SSL、TLS、CA 到底是什麼?為何不合規就會被拔除?
這些看似艱澀的縮寫,其實都與日常上網在網址列上看到的「已建立連線安全圖示」與「https://」背後的安全機制息息相關。本文以簡單白話拆解 SSL/TLS 憑證的常見疑問,帶你快速理解。
想了解中華電信被 Google Chrome 預設移除 HiPKI 信任可能帶來的影響與因應方式說明,可參考「Chrome 139 停止信任中華電信 SSL 憑證:影響、因應與 Cloudmax 匯智解決方案」一文。
FAQ 1|SSL 是什麼?
SSL(Secure Sockets Layer;數位憑證;SSL 憑證) 是一個資料傳輸加密的安全技術,運用在各種用戶端與伺服器之間的加密連線,經常能看到的運用場景像是需讓用戶輸入機敏資料的電商網站、會員網站…等。
可以將 SSL 想成「把資料鎖進保險箱再送出去」的技術,當使用者在網站輸入密碼、信用卡號或任何個人機敏資訊時,SSL 會先把這些資料加密,確保途中沒人能偷看或竄改,以達到資料傳輸加密的安全防護。
當登入網站,網站網址列出現 https:// 或安全圖示(每個瀏覽器呈現樣式略有不同 ),就表示此網站有安裝 SSL 數位憑證,這層資料加密傳輸的保護已經啟動。
FAQ 2|TLS 是什麼?SSL 與 TLS 有差嗎?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可以視為「SSL 的新版保險箱」。
- 做的事完全相同:把資料鎖起來再送出去,確保沒人半路偷看或竄改。
- 名字不同的原因:早期大家習慣叫 SSL,後來標準更新、功能加強,就改名叫 TLS;市面上銷售的「SSL 憑證」其實早就用 TLS 技術了。
網址列有 https:// 或安全圖示,表示瀏覽器已經自動用 TLS 幫你加密,SSL、TLS 在一般使用情境下沒有感知上的差別
FAQ 3|CA(憑證授權中心)是什麼?為什麼很重要?
CA 數位憑證認證機構 (Certificate Authority) 就像「核發護照的政府機關」,負責發行並背書網站的身分證「憑證」。
CA 的工作
- 身分驗證:確認網址真的屬於申請者,而不是冒牌貨。
- 簽發憑證:在憑證上蓋章,告訴瀏覽器「這站可信,可以安全通行」。
- 維護信譽:遵守行業規範(CA/B Forum 基線要求)、定期稽核,確保簽發流程嚴謹。
CA 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負責審核與簽發憑證,流程必須嚴謹、可信,瀏覽器才會預設信任該 CA 簽發的憑證。只要網站使用這類 SSL/TLS 憑證, https:// 與 安全圖示就會正常顯示,用戶也不會遇到「此網站可能不安全」的警告。
一旦 CA 不再受到瀏覽器信任,瀏覽器會移除對該 CA 的預設信任機制,其簽發的憑證等同失效,網站將被標示為不安全。
FAQ 4|為什麼 CA 可能被瀏覽器撤信?
如果 CA 的審核流程鬆散、出現誤發證或無法及時修正問題,主流瀏覽器會為了保護使用者,直接把它的「護照章」撤銷。那麼 這家 CA 所簽發的所有憑證,安全圖示就會瞬間失效,網站一律跳出紅色警告。
對網站主/用戶的影響
- 網站主:選擇「已被瀏覽器信任的 CA」來申請 SSL/TLS 憑證,安全圖示才能正常顯示,用戶進站不會被擋。
- 用戶:看到安全圖示或 https://,代表瀏覽器已認可 CA ,資料傳輸是加密且可驗證身分的。若瀏覽器冒出大紅警告頁,通常是憑證過期、被撤信,或根本沒裝憑證——這時就別急著輸入任何機敏資料。
FAQ 5|瀏覽器在 CA 與 SSL/TLS 生態裡扮演的角色
可以把瀏覽器想成「邊境海關+通訊管制中心」,既負責 驗證護照(憑證),也負責開通加密通道(TLS 連線),具體工作大致有三件事:
- 保管「可信 CA 名單」
- 每款瀏覽器(Chrome、Firefox、Edge…)內建一份 Root Store,列出它信任的憑證授權中心(CA)。
- 瀏覽器定期更新這份清單:新增表現良好的 CA、移除審核不嚴或違規的 CA。
- 驗護照:連線時即時核對憑證
當你輸入 https:// 網址,瀏覽器會向網站索取憑證,並檢查四件事:- 簽章鏈:由被信任的 CA 一層層簽下來嗎?
- 域名:憑證上的域名和你造訪的網址一致嗎?
- 有效期:今天是否介於憑證的起迄日期內?
- 撤銷狀態:這張憑證有被列入黑名單嗎?(OCSP / CRL / CT Log)
全部通過才顯示安全圖示;任何一環出問題,就跳出「不安全」警告。
- 開通並管理加密通道
- 驗證無誤後,瀏覽器與伺服器進行 TLS 握手,協商用哪種加密演算法、交換一次性金鑰。之後網頁傳輸的內容都經過加密,旁人即使攔截封包也看不懂。
- 同時瀏覽器還會強制最低 TLS 版本、混合內容阻擋、HSTS 預載等政策,持續把連線安全性往上拉。
FAQ 6|瀏覽器為什麼有時候跳出「不安全」或紅色警告頁?
瀏覽器在做憑證有效性驗證檢查時,好比持護照做「出境檢查」:
- 憑證過期:就像護照失效,自然不能通關。
- 憑證不是被信任的 CA 簽發:就像是拿到來路不明的臨時證件。
- 網站使用 HTTP 而非 HTTPS:代表資料完全沒加密,瀏覽器提醒你「這條路不安全」。
遇到紅色警告時先別輸入任何個資,可通知該網站擁有者(EX:該公司客服單位),讓該網站擁有單位確認網站憑證問題。
FAQ 7|憑證申請一次永久有效嗎?為什麼會「過期」?有效期到了會怎樣?
憑證核發就像護照一樣是有時效性的,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再次驗證申請,才能確保此憑證是可信的。目前公開信任的 SSL/TLS 憑證最長只能用 398 天,但於2025年4月份時已有釋出未來將逐步縮短每次可簽發最長效期的消息,目前各家 CA 廠商亦在針對此政策規劃推出憑證自動更新解決方案。
為什麼 SSL/TLS 憑證不能一次永久?
這就是安全性控管的問題,驗證機制再堅固,也需要定期換新,才能確保真的安全。
- 鑰匙可能外洩
私鑰(開鎖的鑰匙)一旦被偷走,駭客就能假冒你的網站。縮短有效期可以把潛在傷害限制在最短時間內。 - 加密技術會老化
隨著運算能力提升,今天夠安全的演算法,幾年後可能被攻破。強制換證,就能同步升級到更新、更強的加密方式。 - 網站資訊會改變
公司名稱、組織地址、網域擁有人……只要有一項變動,憑證內容就必須更新,免得使用舊資料誤導使用者。 - 即時撤銷不可靠
雖然有 OCSP、CRL 等撤銷機制,但使用者的瀏覽器未必每次都能連線查詢。定期到期是最保險的「自動下架」方法。 - 強迫健康檢查
到期續約時,網站主可一併檢查伺服器設定、TLS 版本、密碼套件,避免「裝好就忘」留下安全死角。
憑證像年度健檢報告,定期更新才能確定身分正確、加密夠新、風險最小化。
如果讓憑證過期了,那就會發生:
- 使用者打開網站時,瀏覽器直接跳出紅色警告頁:「連線不安全」或「憑證已失效」。
- 某些行動 App 或內嵌瀏覽器(WebView)甚至會拒絕載入,導致服務中斷。
- SEO 與品牌信任度受損,用戶可能立即離站。
把換證當成強化信任的里程碑
隨著瀏覽器政策趨嚴,「持續合規 + 自動化管理」已是網站長期營運的必備能力。
Cloudmax 匯智一直深耕網路領域,累積多年資安與雲端經驗,我們在意提供給用戶的服務的安全性、穩定性與未來的持續發展性,我們一直在協助企業統合管理所有網路服務的運用,幫用戶規劃最適切的企業網路整體架構,並成為用戶的資訊維運管理團隊,如需協助,歡迎聯絡我們,一起守護使用者資料安全。
Image by AI-generated via ChatGPT / DALL·E
歡迎轉載!請見:轉載原則。
⭐ 本文有幫助嗎?您的鼓勵是我們源源不斷的動力,歡迎【留下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