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上吵吵鬧鬧的議題,最精彩的就是希拉蕊的電郵事件,影響程度甚至大到能在最後決勝點戲劇性拉近希拉蕊與川普的民調支持百分點;反觀台灣,已經有多少個選戰靠網路勝選、多少個議題透過網路發酵、甚至連公投都能在線上投票,數位的操作,已經延燒到五年前還預估不到的地步,而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單看電子郵件為什麼就能這麼大幅度的影響選情?電子郵件在政治選戰、商戰,到底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這次的電郵事件,有兩個重點造成大家對希拉蕊陣營的質疑:
- 為什麼要選擇安全性低的電郵?
- 電郵的內容
這看似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揣測也許是因為考慮要發送不能被監控、備份的內容,所以透過美國政府安全性監控以外的郵件伺服器來發送;但也許就因為剛巧選擇了安全性低的郵件伺服器來發送電郵,所以被抓到了被質疑的內容,後來又來了案外案,發現美國 NSA 有著儲存大量郵件備份的機房,無論如何,最後大家可以發現,不管你用甚麼郵件,網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幾乎都仍然找得出來你網路人生的一點一滴。
姑且不論政治立場以及這場世紀選戰的各項操作手段,身為網路世代的一份子,看到郵件刪除了還是能被找到、幾百公里外的機房還有郵件備份這種事情,已經司空見慣,為什麼電子郵件能在選戰、商戰中扮演這麼關鍵性的角色,原因很簡單,想想平常郵件往來的內容有哪些就知道了:
- 個人紀錄(各種消費帳單、訂單通知)
- 商務往來(合作策略、產品詢問、服務報價、障礙問題、合約)
- 企業資訊(內部公告、組織溝通、管理問題)
這麼多重要資訊在雲端上飛來飛去,就看收件者與寄件者擔不擔心中間被攔截、內容被外洩,如果今天我們選擇的郵件伺服器,是經過良好的技術團隊來協助做監控、加密、備份、儲存,甚至在各個裝置收送郵件上都能做到驗證的功能,至少就能避免郵件被攔截、內容被外洩,並且還能透過監控來追蹤是誰在郵件、附件、備份動手腳的痕跡,當有一天真的發生希拉蕊電郵事件時,至少也能死得明明白白。
電子郵件既然扮演了這麼重要的角色,除非願意回到飛鴿傳書或紙本郵寄的年代,否則,就應該選擇專業的企業郵件服務、或是有權限控管、加密驗證的郵件安全機制,靠攏真正懂郵件眉角又誠實的技術團隊,才能保有如何利用每一封電子郵件的自主權。
覺得美國選戰的電郵外洩事件離自己很遠嗎?當今天企業選擇了不安全的電子郵件,就等於將重要的企業門戶開了一道後門,讓小心人士藉機進來竊取資料。
圖片來源: REUTERS/Brian Snyder
歡迎轉載!請見:轉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