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作品 可以商用嗎 Cloudmax

AI 合法商用 4 件事!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合法商用生成作品及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爭議懶人包

今年開年,最受歡迎的熱門議題就是 ChatGPT 及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或 Leonardo.Ai 等生成式 AI 人工智能應用平台及運用,已有許多人發表 AI 生成的作品,但卻擔心會不會侵犯著作權?以及智慧財產權究竟是屬於誰的?在企業方的角度,無論是設計師、行銷、小編或是行政助理,都很希望 AI 生成的作品能直接合法商用,除了省下許多時間以外,工作起來也輕鬆得多,但是,至今國際上的智慧財產權法尚未對於 AI 生成做相關的修法或擬定配套措施,AI 生成的作品到底該怎麼用才合法?怎樣又會侵犯著作權甚至觸犯法律?

本篇我們就來聊聊,企業直接使用 AI 繪圖或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應用所產出的作品,會不會觸法?企業可以改一改之後,拿來商用嗎?

我們先從一步一步解析開始……

💡 ChatGPT 或眾多 AI 繪圖平台的資源(內容來源),目前大多數都是「真人(自然人或法人創作者)」所投餵的資料,讓機器從每一次資料拼湊的生產活動及與真人的互動過程來進行機器學習,少數的資料是 100% 「沒有真人(機器)」生成的;

以目前的法律規定來說,作品要被著作權法保護,則必須要……

💡 是「真人(自然人或法人創作者)」的創作(不包含「沒有真人(機器)」參與創作的作品)
💡 滿足「原創性」的條件:
1. 作品有其獨特性,並能展現作者的特殊性
2. 作品內涵 100% 或絕大多數為「獨創」
3. 要能證明作品的創作時間與其他相似作品相比,是最早的;若遇到其他相似作品創作時間更早,則必須證明自己作品內涵的來源,絕大多數具備獨創性,相似內涵僅占絕對少數
(這裡先不提平行創作的問題,若大家有興趣,編輯團隊會另闢篇幅介紹)
💡 企業透過上述的 AI 應用平台產生內容並取得內容

因此,企業透過 AI 生成平台(以下稱工具)產生的作品或內容,就要看作品或內容的生成來源是從哪些人(以下稱創作者)而來?這些創作者,才是擁有「著作權」的人;若創作者本身有申請專利或著作原創證明,那創作者不僅僅是擁有這份作品(智慧財產)的著作權,更能透過法律來證明其保有「智慧財產權」。

因此,本篇的重點整理來了: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合法商用生成作品及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爭議懶人包

  1. 直接把 AI 生成作品拿來商用,很可能侵犯一位甚至非常多位創作者的著作權。(可參考:智著字第10700038540號「自動音樂系統」之著作權疑義
  2. AI 生成作品自己改一改之後拿來商用,以第 1 題的情況,基本上已經侵犯著作權了,剩下的就要看改作或重製的程度,也要看法院怎麼判,理論上,較一般的判例多為看原創內容所佔最後作品的比例,原創佔比即便少於最後作品的10%,但若可證明是整份原創的精髓,也可能被判違反智財權。(可參考:黎明的札莉雅案例
  3. ChatGPT 的答覆。(如下圖)

AI 合法商用 4 件事

  1. AI 工具可以作為降低成本,加速發明、提高產能效率的功能性用途
  2. AI 生成平台提供的作品或內容,可以作為參考或靈感的啟發,妥善運用在自身的想法強化和創作的優化升級上;最終商用發布的作品,仍要 100% 採用、重視及相信使用者本身的原創及其創意(智慧財產)價值所在
  3. 若不確定 AI 生成平台提供的作品及內容來源是純機器運算生成、並且不確定背後原始資料來源沒有真人創作者(全是機器產生),不要將其拿來商用
  4. 大多數 AI 生成平台提供的作品或內容,皆已宣告不可商用

我們都了解,創作之間經常存在著抄襲、參考或致敬,加上 AI 的發展,在科技法律尚未擬定適合 AI 時代的著作追蹤配套措施及法律尚未對 AI 作品著作權及智慧財產權提供更明確的認定之前,創作來源及獨特性將會越來越模糊並難以追溯,權利的保有或侵犯也更難以確定,我們現在能做的是了解並善用 AI,依舊多多產生自己的想法和創作,讓 AI 成為良善的輔助工具,讓作品更美好、運作更有效率!也能繼續維持「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

本文部分資料及法律建議,感謝「智慧財產局」及「瀛睿律師事務所」提供。

歡迎轉載!請見:轉載原則

Photo by Steve Johnson from Unsplash